「千万别冲动,也千万别做傻事。若是连累了你们,王侍郎真是此生难安。我可是罪过。」宋问道,「他虽进了大理寺,还是对你们放心不下。我是受他嘱托,再次来向你们道歉。若有难事,他还有一点家财,能帮的,一定竭尽全力。」
农户哭道:「我们不用他帮,我们只想帮他!这位小郎君,你说说,我们要怎么才能帮他?」
宋问:「我无能为力。我只希望不知情者能够知情,不要让他带着别人的误解与怨恨。让他轻松一些。」
宋问调动民情的能力,真是出类拔萃的。
基於事实,添油加醋,自我反思,总结弥补。
不消几句话,愤慨,无奈,悲壮,无辜,都有了。
林唯衍坐上车辕,问车内的宋问道:「你让长安百姓替他申冤?」
「这叫民意。他们仗着人多吗?全长安近百万人,看看究竟是哪边人多。」宋问道,「长安米价降价一事,受惠的是整个长安城。」
「一名好官,对他们来说,有如珍宝,少之又少。不管能不能帮助他们,只要知道他在,就能安心。就是这份安心,才能让人不畏惧。」宋问道,「几乎所有的奸臣,都有一条罪名,谋害忠良。这是百姓血的控诉。」
林唯衍:「民意,然后呢?」
「然后,需要大理寺卿,御史公等朝廷众臣,替王义廷求情。」宋问道,「这一点,李洵说了,他们会去。」
林唯衍问:「这就好了吗?」
「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人。」宋问道,「只要他肯帮忙,王义廷定能相安无事。」
林唯衍抖起缰绳,往下一个地方赶去,说道:「既然如此,我怎么觉得你还是很不高兴?」
「我没有不高兴,我只是感慨。我听过很多人的愤怒,他们的愤怒留在史书上,只有一句话。」宋问低头看着自己的手道,「其实那不止是愤怒。还有走投无路后的绝望。」
林唯衍:「这跟你有什么关系?」
「是没关系。」宋问道,「我说了我就是感慨!感慨两句!」
唐清远想见宋问,轻而易举。宋问想见唐清远,却不那么容易。
她让林唯衍去拜托了宋祈,然后让宋祈转告唐清远,她会在春风楼等候。
唐清远才差人来回话,定了时间,约她见面。
宋问提早去点了春风楼的包间,又随意点几道小菜,等人过来。
没多久,房门被推开。
唐清远走进来,护卫守在外面。他朗声笑道:「这倒是稀事,宋先生会来主动找我。」
宋问起身相迎:「殿下请坐。」
唐清远打量她两眼,道:「宋先生数日不见,消瘦不少。可是有什么烦心事?」
宋问道:「烦心的事很多,庸人多自扰嘛。」
「我观先生素来无拘无束,哪里来的那么多的烦心事?」唐清远想同她聊,说道:「不如说来听听?」
宋问斟酌片刻,问道:「太子殿下。您知道三殿下遇刺一案吗?」
唐清远笑容一僵,反问道:「宋先生觉得与我有关吗?」
宋问:「坦白讲,我不知道。」
唐清远大笑两声掩饰,说道:「那我可真是伤心。」
宋问:「可从私心来讲,我觉得您没有。」
「谢谢你的私心。」唐清远抿着唇,轻笑道:「我不会杀三哥的。」
宋问颔首,从怀里掏出书册,将它递过去。
唐清远接过,狐疑的翻开一看。
越看越是心惊,快速往后一番,发现最后几页被撕了。
恰巧断在滴漏法制白糖上。
他又重新翻了一遍,问道:「这是真的?」
「自然是真的。」宋问道,「这是王侍郎暂存在我那里的。只要他安然出来,我就把最后一页交给他。」
唐清远合上册子,探究道:「你究竟是什么人?」
宋问想了想,答道:「人生如逆旅,我亦是行人。」
唐清远不语。捏着手指沉思。
「太子殿下。王侍郎绝对是一位可用之人。您卖他这次人情,您救他一命,他定能铭记在心。」宋问道,「重要的是,长安百姓也能记得您的人情。」
唐清远将册子放在桌上,给自己倒了杯酒。
宋问等他说话。
唐清远叹道:「其实你找我帮忙,我是愿意帮的。我也知道你是为了何事,所以我才过来。」
宋问道:「是我自己不安,宋某小人之心。」
「罢了。」唐清远道,「王侍郎,我会替他说请的。我也不忍看他就此殒命。」
宋问抱拳:「多谢。」